權威解讀
-
促外資增長再出新政策 國務院發文“五招”促引資
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,擴大市場準入對外開放范圍,持續推進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制造、船舶設計、支線和通用飛機維修、國際海上運輸、鐵路旅客運輸、加油站、等行業對外開放。
-
“外企看中國”系列觀察之三:瞄準高精尖 打好轉型牌
中國正在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,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,外企角色依然重要,但變化已經悄然發生。
-
“外企看中國”系列觀察之二:探路外企在華發展新局
在記者采訪的多位跨國公司在華負責人眼中,中國市場龐大的內需、日益優化的基礎設施,以及中國對新興產業發展的鼓勵態度,釋放出強大的“磁場”,吸引他們不斷加大在華投資布局。
-
“外企看中國”系列觀察之一:外企眼中的中國吸引力
外企蜂擁進入,不僅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和稅收,還推動了經濟發展、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,外商投資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而在與外資企業的一來一往間,我國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也在日益改善。
系列述評
-
穩定外資 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
在改革開放近40年的今天,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,實現經濟向更高形態發展,繼續發揮好外資的作用依然十分重要。
-
構建良好創新生態的關鍵之舉
創新生態“活”起來、營商環境強起來,知識產權保護支撐經濟轉型升級,為塑造良好營商環境和開放型經濟“鋪路架橋”。
-
打造更優外資營商環境
中國不斷優化外資營商環境,不僅顯現負責任大國積極履行承諾的擔當,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實現經濟向更高形態發展的內在要求。
-
擴大進口 拓展外貿新空間
外貿被稱為中國經濟的“晴雨表”。從過去的以出口為導向,到如今的穩定出口市場的同時擴大進口,外貿格局變化的背后,既折射了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,也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。
滾動播報
顯示更多